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小溪澎湃的博客

有朋自远方而来不亦乐乎

 
 
 

日志

 
 
关于我

津郊长大, 祖籍山东。 年过花甲, 气和心平 。号称大学 , 学识初中。 曾是海员 ,风打浪冲。 国有企业, 高级政工。 稍好文墨, 似通不通。为人做事 ,讲究信忠。不攀名贵, 不慕虚荣 。亲朋有事, 尽己所能。有朋来访,双手欢迎。

转载:诗词与书法  

2017-05-05 13:05: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转载:诗词与书法 - 小溪澎湃 - 小溪澎湃的博客
 
 

诗词与书法

作者:Xinrenhuge

(摘录) 

诗词与书法有联系吗?有,用书法写诗词。这小孩子都知道。可是,除此之外还有联系吗?

诗词与书法同是与文字有关的艺术,虽发展的途径不同,却有着近乎相似的从形成到定型的过程。

 因此,就诗词和书法作为艺术来讲,虽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同是娱人娱己的创作艺术。

诗词是文学艺术,有从学习、到练习再到形成个性风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断实现对情感和思想的锤炼,直到把情感和思想精妙的与诗词融为一体,既让自己的情绪感受得以顺利地抒发,又能给人带来启迪和享受。

书法也是艺术,不过是文字书写及其线条的结构艺术。书法艺术也有从学习、练帖、到出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出帖”是形成个性特点的阶段,也是用书法真正表达自我的阶段。人的个性是离不开个人的好恶、修养、思想等内在东西的。人在欣赏书法线条时,不管能否读出文字信息,但线条所带个人的视觉刺激无疑会使人联想到书者的情感、性格以及追求,从而悟知是否感觉到了美。

 二、都是从构思、结构开始到表达意愿的过程。

诗词要先预构思,即明确要说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用什么事物来做寄托或象征、选用什么样的语言。然后假以结构,即以什么顺序将思路展开、意境如何摆布、如何完成语句间的呼应和全篇立意等,直到最终道出内心的态度、见解、感慨。这大体上就是诗词的创作规律。

书法亦同理。书者在书写前首先应知道要写什么,以哪种书体来写,纸张的尺寸和写的字大小,然后按照书者自己对字体疏密、粗细的习惯和要求谋篇布局,直到将要写的内容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

 三、同样都重视手法运用和章法的处理。

艺术是不能没有手法的,离开手法就等于没有了手段,艺术也就成了空壳。诗词当然不能没有手法,如比兴、借代、寄托、象征等。同时也要在章法上有一个很好的处理,如借物起兴还是直抒胸臆,先景后情还是情景交融,立意的位置如何处理,等等。

书法更是如此。比如笔的选择、墨的浓淡、笔管的倚侧及中锋侧锋的运用,包括借形还是借情等。书写之前要大致将篇章结构成竹于胸,并在书写过程中作出及时和适度的调整,从而不仅体现书者对线条美感的把握,还能够从整幅作品中让观者感受到书法的整体美。

四、同样重视选择字词和组织语句。

字词和语句是诗词的必要内容,如何选择字词和组织语句体现着诗词作者的功力,字词选择得好和语句组织得当,全篇就会流畅自然,整首诗词的收官就毫不费力。反之会让诗词在被读者欣赏时有阻滞或阻隔感,甚至不知所云,诗词也定当败笔。所以好的诗词都是极其重视字词和语句的。

书法分为创作性书法和非创作性书法。非创作性书法如书信、书稿等,对字词和语句的关注由内容决定,在书法上虽不是对字词和语句的直接选择,却离不开对这些字词和语句的处理,如在章法进程中对字形大小的安排、字间牵带关系、字体嵌入和转换,以及字词此和语句表现出的抑扬顿挫的情绪,都是书者情感的寄寓。

创作性书法是指那些专门表现书者寄托的作品。在坚持书法创作传统及其规律的同时,其内容多为名言佳句或古今诗词歌赋,这本身就表现了书者对所书内容从字词到语句的选择倾向。

五、同样都强调一个“势”字。

势,即作品的情态。在诗词方面可认为是情调、格调、意趣和风格等的体现。其中情调、格调和风格与作者的审美倾向有关,而意趣却是诗词本身从形式到结构所内具的要求,如流畅而非滞涩、含蓄而非轻佻、婉约而非做作、豪放而非傲慢、起伏跌宕而非过度跳跃、通俗易懂而非流滑炫耀,等等。诗词视意趣为生命,没有或少意趣的诗词作品味同嚼蜡。作者的审美倾向必须和诗词的意趣有效结合才能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书法的势,是书法字体及其结构和章法所表现出的情态,是书法律动美和书者个性的完美结合。所以,庸俗的书法作品往往因缺乏“势”,而不被人叫好。书法的势和诗词的势一样,都是展示作品和作者良好气度的重要方面。

六、都以作者的修为为最高境界。

诗词最终不是为了反映作者对诗词有多么爱好,也不是为诗词而诗词,而是要反映作者的精神境界。作者的境界是由其价值观、世界观、审美情趣等所决定的。作者良好的精神修为和行动修为才是形成这些的基础,反过来这些又对作者的修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具有很高境界的诗词,才有可能对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书法更是以人的境界为最终追求。书法研习过程中,人会多次遇到前进的瓶颈,每一次突破其实都不是技术技巧的突破,而是认识的提高和心怀的增长,所以“书法最终是人的胸怀”这在书界已是不争的共识。

现在很多人都好学书法,但不管拜谁为师,从谁而学,到头来却非学一家之书,而是学书家做人。即便无师自通者,亦非照书抄书,而是透过前人作品窥视其人,这样才能得其真髓,才不被一点一画所束缚。诗词之学亦不出此外。

七、都是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结合。

诗词是对文字表情达意的运用,这是诗词产生的基础,离开文字便不可能有诗词。诗词又不同于日常之信口开河,它和其它以文字为基础的艺术一样把文字上升到了极具欣赏性的程度。不过诗词不是以文字本身为欣赏对象,而是通过对文字的反复重组来传达一定的态度、思想和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以诗词特有的节奏、律动和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摆弄文字不可能是诗词的根本目的,而是重要手段。

书法最早起源于对文字的记录,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书写工具的进步和书写技艺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产生和丰富了对书法美的认识,并最终把书法从实用的技艺中分离出来,而上升为具有独特价值的审美艺术。因此,文字的具体意义可能是书法表现的内容,但是远非实用那么简单,而更多的则是以线条来传达人的一种审美需求。

八、诗词要让人读懂文字,而书法则不一定。

诗词虽不是以摆弄文字为目的,但却还没有摆脱对文字功能的依赖。作者在诗词中所传达的信息要通过人们破解文字涵义才能实现,这就要求诗词首先能够被人读懂。相反不能被人读懂的诗词如同一堆谜语,诗词也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然这是建立在时代特点上的判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言语,同一时代的人很少误读,但是脱离时代故意造成他人误读的现象,是必须避免的。

书法是以线条美感为基础的审美,它既可以以文字为审美寄托对象,又可以以近乎抽象的布局和演绎来表现一整套线条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因此,书法之于作品中字词能否被人识别并不存在一定的准则,主要依赖于书者的书写目的和他的表现欲望。

但是,这不代表今人的书法作品就可以没有时代感,而应在坚持传统法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尽量体现今人今韵的时代特色。

总之,艺术是相通的,这可以使人学会相互借鉴。艺术又是分门别类的,这可以让人在创作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各得其要。诗词是通过语言格律的形式用文字组成语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书法是通过文字线条的形式用书写造型来传达作者的意图,两者路径不同,却可殊途同归。人谓“诗书一家”,其言有据。

  评论这张
 
阅读(182)| 评论(2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