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小溪澎湃的博客

有朋自远方而来不亦乐乎

 
 
 

日志

 
 
关于我

津郊长大, 祖籍山东。 年过花甲, 气和心平 。号称大学 , 学识初中。 曾是海员 ,风打浪冲。 国有企业, 高级政工。 稍好文墨, 似通不通。为人做事 ,讲究信忠。不攀名贵, 不慕虚荣 。亲朋有事, 尽己所能。有朋来访,双手欢迎。

名家谈诗:《动静之间》  

2017-04-23 10:23:43|  分类: 名家谈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转载)名家谈诗:《动静之间》 - 小溪澎湃 - 小溪澎湃的博客
 

动静之间

■赵京战

《诗词世界》2016.04

 

  事物不是孤立的。它依赖于它的对立面,相比较而存在,不仅“相形见绌”,而且“相形见优”。这是客观世界向我们展示的方式,也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哲学的规律也为艺术开拓了道路。诗中要描写“静”,往往从“动”入手;要表现“动”,往往以“静”来衬托。动静之间,互为依存,相辅相成。这正是高明诗人的大手笔。

  南朝·梁·王籍率先悟出了个中三昧。他的《入若邪溪诗》写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他不说“林”如何“静”,却说“蝉噪林逾静”。用蝉噪这个不静的景物,来说明静的程度,大大加深了静的效果。其潜台词是“如果没有蝉噪,林中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你说有多静吧”。他不说“山”如何“幽”,却说“鸟鸣山更幽”。用鸟鸣这个不幽的景物,来说明幽的状态,更加反衬出幽的程度。其潜台词是“如果没有鸟鸣,山中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你说有多幽吧”。移无至有,化难为易,将静和幽这两种难言之境界,巧妙的传达给了读者,真是此时“有”声胜“无”声。

  其实,这种艺术手法还不是王籍的发明。要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毛传》曰:“言不喧哗也。”故《颜氏家训》曰:“籍诗生於此意耳。”后人谓风骚为诗之渊源,于此可窥一斑。

   王籍以后,此法广为传承。唐代诗家多用之,以至佳句迭出、名作荟萃。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杜甫“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常建“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皆为“有聞無聲,动而愈静”的范例。

  宋代苏东坡《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欲擒故纵,言在此而意在彼。此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扩展和延伸。诗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全无斧凿痕迹。

  王安石有意反其意而用之,说是“一鸟不鸣山更幽”,他是别有用意。单就诗词技巧而言,真如黄庭所说,那是“点金成铁”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有“风定花犹落”句,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可见,王安石是知道“鸟鸣山更幽”的妙处所在的。

 

 

 

  评论这张
 
阅读(175)| 评论(2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